从7月15日起,中国游客参团出游又多了一个新目的地——智利。位于南半球最南端的智利是一个狭长的国家,从北边秘鲁的交界地经安第斯山脉一路延伸到麦哲伦海峡,海岸线共绵延4300公里。智利除了地域广袤,风光独特,还有一个闻名世界的南太平洋的小岛——复活节岛,岛上的石雕人像更留下了一段未解的谜团。
狭长之国地貌多样
智利的地貌相当丰富,因此也具备了各类旅游资源。在北部有片贫瘠的阿他加马沙漠,是全世界最干燥的区域之一;南部的合恩角接近南极,是美洲大陆最尾端,寒冷的气候使这里形成了冰川、峡湾等壮丽的自然景观;中部地区则是南美著名的安第斯山脉。
由于地处南半球,智利的季节也与北半球颠倒,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适宜旅游。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因此智利运输、旅游业相当发达。
世界奇观复活节岛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面积仅165平方公里的小岛,这便是智利著名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人石像、“会说话的木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
复活节岛是由荷兰航海家雅可布于1772年4月5日首先发现的,因当天正值基督教的复活节故得名。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十几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单独一个或成群结队面向大海,昂首远视。这些无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动,高鼻梁、深眼窝、长耳朵、翘嘴巴,双手放在肚子上,一般高5—10米,重几十吨。这些被当地人称做“莫埃”的石像由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雕琢而成,有些还用贝壳镶嵌成眼睛,炯炯有神。
当地人流传着一种说法:岛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巫婆,是她调动石像排列在海边,后来因居民没有孝敬她美味的大龙虾,便勃然大怒,一口气吹倒了所有竖立和行走的石像。专家们推断,雕刻好的石像可能是用圆木滚到海边的,但岛上根本就没有生长过高大乔木。也可能有人用绳索牵拉,使“莫埃”底部两侧分别着地,像走路一样向前移动。在科学家证明这一切之前,复活岛上的巨石人像对世人来讲都还是个谜。
岛上的青年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男人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人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迎接来宾。这种舞蹈已成为智利旅游的“保留节目”。
独具风情圣地亚哥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是南美洲的第四大城市,位于智利中部地区,前邻马波乔河,东依安第斯山。圣地亚哥始建于1541年,19世纪因发现银矿而迅速发展起来,但其后城市屡遭地震、洪水破坏,众多历史性建筑已荡然无存。
今天的圣地亚哥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市容迤逦多姿。靠近市中心的230米高的圣卢西亚山为著名风景区。市东北角另有高300多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山顶上竖立一尊巨型大理石圣女雕像,为当地一大胜景。圣地亚哥的主要街道奥希金斯大街,长3公里,宽100米,横贯全城。两旁林阴遮道,每隔不远就有一座喷泉和造型生动的纪念铜像,是圣地亚哥最繁华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