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亭于公元1673年由马六甲第一任华人甲必丹郑芳扬(又名郑启基)所建。继于清康熙43年,获得第四任。甲必丹曾其禄(又名曾六官)大事修筑、扩建观音大殿。
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第八任华人甲必丹,也就是当时著名的慈善家蔡士竟(又名蔡笃平)再将该庙加造重修,才奠定了青云亭今日的面貌和规模。
占地49520平方尺的青云亭,目前是马六甲历史城的重要名胜古迹。它的外观雄伟庄严,建筑结构特富中国传统的艺术性,不但古色古香,而且多姿多彩。整座庙宇,不论建筑风格、雕工、图案,历历反映闽南地区色彩,是十分难得的中华建筑艺术瑰宝。
青云亭的建筑,表现于装饰的手法,包括雕、塑、彩、贴、砌、写、画七种。其样式极多,例如浮雕、泥塑、剪陶、彩案、墙柱、匾额、动物吉祥图、交趾泥陶、脊饰等,皆由不同的中国匠师,以巧夺天工的精致手艺制作。这些反映了早期建筑独特风格。屋顶平直的正脊、两端上翘如燕足之垂脊和飞檐,以及前橼和耸壁。
雕塑艺人在庙宇的屋檐壁上任凭发挥,用心血创造出各种人物、飞禽走兽,花卉图案,个个具富形态神韵之美,栩栩如生。这些造型逼真,形象鲜明的精细艺术品,出自中国名匠的手,先雕塑造像,再用不同颜色的碗类瓷片贴砌,即变成色彩缤纷、高度成就的作品了。
仰首遥观,但见造像艺作,不乏龙凤、吉狮、鸡羊、花鸟、鱼马、彩案。
至于人物,都是中国古代将相装扮。有的骑马、八面威风、有的大动干戈、杀气腾腾、有的班门弄斧,或骑在龙头上,形态之多,不一而足,皆是上乘佳作。
由于经年累月曝晒于穹柱下,风吹雨打,这些雕塑造像早已班剥褪色,充满沧桑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