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从16世纪起就是一个重要的商港。在古代,它曾是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早在西班牙殖民者来菲律宾的二三百年前,许多商贩、工匠和园艺工人纷纷从中国福建等沿海地区来到马尼拉定居。他们在这里开设商店,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个华人聚居区,奠定唐人街的格局。
菲律宾马尼拉市的华侨大多居于帕西河口北岸的宾南笃岛上,面积达9平方公里,约有60多万人。
在菲律宾,唐人街被称为巴里安(意为“市场”,华侨俗称“涧内”)。王彬街是马尼拉唐人街的主要街道,一般被视为唐人街的代名词。王彬是个华侨印刷工,也是西占时期的著名侨领,在参加菲律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菲律宾人民及这里的华侨一直纪念着他。王彬街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如今,王彬街中央的广场上还矗立着一座王彬全身铜像。
马尼拉的唐人街以王彬、知彬彬、洲仔岸、后街仔4条平行的大街为主体,其主要标志是耸立在王彬街的4个红砖构筑、绿琉璃瓦、嵌青石字匾的牌坊门:“中菲友谊门”、“王彬北桥”、“王彬南桥”、“亲善门”。
几条唐人街的街道都不算宽,但店铺很多,大部分有中文招牌、广告,店铺之上是小巧玲珑的骑楼。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听到华侨以闽南话交谈;在中国酒楼、餐馆里可以尝到以闽南菜为主的中国菜,在一些小餐馆还可以尝到精美的闽南小食,如爽口猪肉丸、姜汁牛肉羹、包馅鱼丸、燕皮馄钝、五香咸饭、芋丸、菜粿等。
唐人街的戏院和菲岛各地戏院一样不清场,每日从上午9时开场,到晚上11时半结束。放映影片时一般两片轮番放映。戏院都有冷气调节,所以,有些赋闲人士总是买包食品入内,又吃又看,困倦时则可睡觉,在气候炎热的菲岛,戏院是城市中最佳的避暑胜地。入夜,在唐人街,游客们可以听到阵阵丝竹声,乐韵悠扬,那是典型的南音演奏,远离故乡的华侨们往往借此寄托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无限眷恋。
菲岛街道的特色交通工具是花车,而在唐人街区则有花马车(Jeepney)。花马车很别致,车身是组装的,发动机和底盘来自日本和美国,其他部分都是本地制造的,没有车窗和门。车座3面敞开,被车主打扮得十分漂亮,是一种随叫随停的公交车,乘坐价格相当低廉。在大街小巷里来往穿梭着的花马车可以说是马尼拉大街上最靓丽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这种花马车是华侨最早的谋生工具,其特点是在交通阻塞时仍可行驶,可以随便穿街串巷顺利载客。外国游客到此之后总要乘坐。游客坐在车上欣赏唐人街充满东方情调玲珑别致的骑楼,别有一番情趣。
马尼拉唐人街平时熙熙攘攘,春节时就更加热闹了。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为了体现对华人贡献的肯定,2004年宣布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为“全国特别工作假日”,此后每年的春节期间,马尼拉唐人街都会张灯结彩,一派繁荣景象。
正月初一,大千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燃灯大法会。圆形的正殿大厅里,人头攒动,许多善男信女都身穿大红色的衣服、衣裙,纷纷在众神面前顶礼膜拜;法师则为捐钱的善信们分发灵符,来来往往的人们都互道恭喜……
在阿巴山道示街即将到花园口的地段,会有舞龙队在这里表演。每家店铺都在门框上封一个红包,舞龙的小伙子们在锣鼓声中卖力地舞着龙,龙头时仰时俯,欲衔红包,一般都要跳跃3次后才用“龙嘴”将红包“叼”下来,引得周围的人们一阵掌声。许多人家还买了成串的小橘子挂在门前,以示吉利;人们争着买甜糕、吃甜糕,以求来年甜甜蜜蜜。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