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斯洛文尼亚共有
2处世界自然遗产、
3处世界文化遗产、
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
4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多项其他遗产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其他计划和网络。和
斯洛文尼亚旅游局一起来探索斯洛文尼亚的UNESCO瑰宝吧:
UNESCO世界自然遗产:2处
斯科契扬溶洞(Škocjan Caves)
1986年,喀斯特地区的地下自然珍宝——斯科契扬溶洞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揭开了斯洛文尼亚走向世界的新篇章。斯科契扬溶洞长数公里,由里卡河(Reka river)经几百万年的时间溶蚀而成,拥有欧洲最大的地下峡谷(高146米)。
沿着洞内小径前行,穿过令人震撼的天然桥梁,你可以观赏到地下瀑布(不少于26个)、宽敞的溶洞大厅、巨大的钟乳石和石笋(高15米),以及河流打造的其他各类地下奇观。溶洞周边的地区公园还可以骑行去探索丰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遗迹。
原始山毛榉森林(Primal Beech Forests)
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保存最完好的山毛榉林区,自1.2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川期以来,它们在欧洲山毛榉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斯洛文尼亚的Krokar原始森林和Snežnik-Ždrocle森林保护区也包括在其中。Krokar原始森林位于科切维(Kočevje)森林的中心地带,从未有人类涉足,完好的保持了其原始面貌,是多种本土兽类和鸟类的栖息地。Snežnik-Ždrocle保护区也同样如此,而且,这两片保护区都被包含在欧洲Natura 2000自然保护区网络内。
UNESCO世界文化遗产:3处
伊德里亚汞矿遗址(Idrija Mercury Heritage)
伊德里亚汞矿及西班牙阿尔马登(Almadén)汞矿遗址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汞矿遗址,它们于2012年被纳入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在伊德里亚汞矿遗址,安东尼地下矿井(Anthony’s Underground Mining Tunnel)开发于1500年,是整个欧洲仍然开放的最古老矿井之一,也是伊德里亚矿井的最古老部分。在此参观不但可以了解古代矿工从手动开采到装车、运输等一系列完整的工序,还有可能偶遇传说中的矿井小矮人呢~
伊德里亚的许多景点都与汞矿遗址,以及古代矿工的生活有关。比如吉维尔克耐格城堡(Gewerkenegg Castle),这里曾是伊德里亚的汞矿行政管理大楼,后来被改建成伊德里亚城市博物馆,展览包括伊德里亚汞矿及城镇历史展,伊德里亚蕾丝展。
史前湖岸木桩建筑(Prehistoric Pile Dwellings)
位于欧洲六个国家(斯洛文尼亚、瑞士、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111处史前湖岸木桩建筑遗迹建于公元前5000-500年,在2011年被收入UNESCO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卢布尔雅那湿地地区(Ljubljana Marshes)的湖岸木桩建筑是该遗产的一部分。
在卢布尔雅那的湿地地区共发现有大约40个湖岸木桩建筑遗址,其中的两组9座木桩建筑被列入UNESCO名单。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最重要的当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制车轮和车轴(有着5200年的历史)。后来,与史前湖岸木桩建筑相关的文物被展出在多家博物馆中,卢布尔雅那湿地地区也被划分为景观公园,公园里生活着100多种鸟类,其中不乏濒临灭绝的珍稀种类,因此也成为了赏景、观鸟的理想去处。
卢布尔雅那的约热•普列赤涅克作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Works by Jože Plečnik in Ljubljana – Human Centred Urban Design)
作为斯洛文尼亚最伟大的建筑师,约热•普列赤涅克(Jože Plečnik)的建筑杰作为首都卢布尔雅那勾勒出了清晰的全景,在城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沿着水陆轴线扩展开来,其作品特尔诺沃河堤(Trnovo Pier)、卢布尔雅那尼察河水闸、中央市场(Central Market)、三重桥(Triple Bridge)、国家与大学图书馆(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y)、Križanke夏日剧院都具有突出的人类价值。此外,在普列赤涅克计划下翻新的罗马城墙考古公园、卢布尔雅那的扎来公墓(Žale Cemetery)、奇尔纳村(Črna Vas)的圣迈克尔教堂(Church of St. Michael),以及位于Šiška地区的圣弗朗西斯教堂(Church of St Francis)也一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UNESCO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斯洛文尼亚养蜂业(Beekeeping in Slovenia)
养蜂传统在斯洛文尼亚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世界蜜蜂日”(World Bee Day)以斯洛文尼亚养蜂先驱安东•扬沙(Anton Janša)的生日为纪念日,由斯洛文尼亚政府在2015年4月向联合国正式提出,自2018年起在每年的5月20日举行庆祝活动。
蜜蜂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因此养蜂仍然是1.2万斯洛文尼亚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一直从事这项活动,对蜜蜂的关爱代代相传。在养蜂人的倡议下,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幼儿园和学校都会供应斯洛文尼亚传统早餐,其中当然就包括蜂蜜。除了养蜂和产蜜之外,斯洛文尼亚的文化、蜂箱板上的民间艺术,以及蜂产品保健养生也与养蜂业息息相关。在斯洛文尼亚,养蜂业不仅活跃于农村,城市养蜂场也正在成为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比扎马繁育传统(Lipizzan Horse Breeding Traditions)
斯洛文尼亚的利比察种马场(Lipica Stud Farm)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种马场之一,其运营历史已经超过440年。与其他七个国家一起,斯洛文尼亚的利比扎马繁育传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个世纪以来,白色利比扎马的象征意义通过口述传统和民歌得以传承,证明了人与马之间紧密的情感纽带。作为利比扎马的“故乡”,利比察因其古老的养马传统、建筑遗产和文化景观而成为斯洛文尼亚的主要景点之一。
什科菲亚洛卡耶稣受难剧(Škofja Loka Passion Play)
自巴洛克时期开始,斯洛文尼亚最古老的戏剧——《什科菲亚洛卡耶稣受难剧》就在中世纪小镇什科菲亚洛卡中心的街道上重演了。它重现了最古老斯洛文尼亚语剧本中描述的耶稣遭受苦难及重生的场景,因此被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丰富的服装和场景布置,该剧目每六年上演一次,由900多名当地演员组成庞大的剧团,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场面震撼壮观的精彩演出。《什科菲亚洛卡耶稣受难剧》的下一次演出时间为2026年。
卡伦图大街小巷游行(Door-to-door rounds of Kurenti)
在二月的普图伊(Ptuj),每当牛铃声音响起时,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作为库伦图瓦涅狂欢节(Kurentovanje)的主角,卡伦图由人们戴着大大的面罩,穿上羊皮衣服、或红或绿的及膝长筒袜,腰间拴上大铃铛,再挂上怪异的红舌头装扮而成,同时他们的手上还会旋转着一个名为ježevka的刺猬刺粗棒。根据传说记载,卡伦图会通过跳动及发出的声响驱赶寒冬,迎来温暖的春天,保证新年土地的肥沃。
每年狂欢节举办之时,普图伊的大街小巷、达拉瓦河畔的土地上、哈罗泽山脉(Haloze Hills)和斯洛文尼亚戈里采山(Slovenske Gorice Hills)周边都会看到卡伦图的身影。它们代表着斯洛文尼亚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重要文化,不仅是斯洛文尼亚人,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斯洛文尼亚的梭结蕾丝工艺(Bobbin lacemaking in Slovenia)
蕾丝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斯洛文尼亚特色的标志之一。斯国的梭结蕾丝制造商不断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产品,梭结加捻技术代代相传。
作为一种手工工艺,斯洛文尼亚的梭结蕾丝制作工艺品通过在木质小梭槌上精巧地交叉缠绕蕾丝线制作而成。制作者们按照纸上绘制的图案进行编织,图案附在篮子或特殊底座上的圆柱形枕头上,织出的产品可以是蕾丝带,也可以是成型的成品,可用于装饰服装、时尚配饰、教堂、家庭布艺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
现如今,斯洛文尼亚全国致力于梭结蕾丝研究与传播的协会和团队数量达到120个左右,这项工艺传统在西北部地区,如伊德里亚(Idrija)、塞尔科诺(Cerkno)和什科菲亚洛卡(Škofja Loka)等城镇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干石墙艺术、知识和技术(Art of Dry Stone Walling,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干石砌墙是指在施工期间不使用任何粘合剂,而它坚固的秘密就在于石头堆砌的特殊方式。这种工艺在地中海地区很流行,在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地区和伊斯特拉(Istria)也能看到。干石砌墙艺术、知识和技术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此殊荣的除了斯洛文尼亚外还有其他七个欧洲国家。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4项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斯洛文尼亚现在有4项遗产进入预备名单中。
法兰安游击队医院(Franja Partisan Hospital)
位于斯洛文尼亚西部城镇采尔克诺(Cerkno)附近的帕西卡峡谷(Pasica gorge),法兰安游击队医院是二战时的一家秘密医院,它仅有一间手术室、一间X光室和一台发电机,设备简陋条件艰苦,却在二战期间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的人道主义象征和特殊情况下人类医疗的独特示范,它长期以来一直是十分有价值的欧洲遗产,谱写了医生的伟大人性光辉与无畏的牺牲精神。
和平之路(Walk of Peace)
索察河谷和喀斯特地区曾见证过一战时的无数战役,战争结束一个世纪后,人们将300多个古迹串联成一条长达500多公里的独特“和平之路”。这条路线从阿尔卑斯山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Adriatic),途经地下碉堡、射击战壕、军事墓地、藏尸所和露天博物馆,它的诞生既是对战时的纪念和警醒,也是了解索察河沿途美妙自然环境的途径之一。现如今,这片群山环绕、如田园诗般静美的地区已经成为活力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博希尼的富济纳山(Fuzina Hills in Bohinj)
屹立于博希尼的Studor和Stara Fužina村庄之上,富济纳山是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Triglav National Park)保护区的一部分。它以本地古老的铁矿开采工程(铁厂在当地语言中为“fužina”)命名,并且在当地人的另一项重要活动——高山奶牛养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里海拔约1000米的高山草甸是夏季放牧的绝佳场地,独具特色的牧羊人小屋更是成为山地牧区的一大魅力。当地有不少小型制酪厂出产博希尼最知名的奶酪——Mohant Cheese,它有着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是欧洲原产地保护产品,品质极佳。
每年9月中旬牧民带着牛群返回村庄,博希尼就迎来了热闹的欢庆时刻。有着60多年传统的牛仔舞会(Cow’s ball),别具一格的奶酪和葡萄酒节(Cheese and Wine Festival)集合美食盛宴、精彩表演和多种活动,非常值得体验。
原始喀斯特地貌(Classical Karst)
“Karst”(喀斯特)一词来自印欧语系,意为“石头”。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喀斯特是一个遍布石头的贫瘠地区,不适合居住且强风肆虐。但是如今,喀斯特地区看起来俨然是另一副生动的模样——这里有森林覆盖、宜人民居和生机勃勃的葡萄园。
此外在喀斯特的地表之下还有一番更有趣的景象——喀斯特洞穴纵横交错,地下河流形成了壮观的自然雕塑。正是因为探索者发现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现象,斯洛文尼亚语中的"Kras"(喀斯特)一词才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同时喀斯特美食的好口碑也被流传在外。
UNESCO框架下的其他斯洛文尼亚遗产
除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斯洛文尼亚还有多项其他遗产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其他计划和网络。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4处
-
朱利安阿尔卑斯生物圈保护区(Julian Alps Biosphere Reserve)
-
喀斯特生物圈保护区(Karst Biosphere Reserve)
-
科兹扬思科和奥博特列生物圈保护区(Kozjansko and Obsotelje Biosphere Reserve)
-
穆拉河生物圈保护区(Mura River Biosphere Reserve)
左上:朱利安阿尔卑斯生物圈保护区;右上:科兹扬思科和奥博特列生物圈保护区
左下:喀斯特生物圈保护区;右下:穆拉河生物圈保护区
世界地质公园:2处
-
卡拉万克地质公园( Karavanke / Karawanken Geopark)
-
伊德里亚地质公园(Idrija Geopark)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1项
-
卢布尔雅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城(Ljubljana – UNESCO's City of Literature)
世界记忆遗产:1项
-
苏普拉希尔古抄本(Codex Suprasliensis)
斯洛文尼亚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瑰宝,欢迎大家亲自来领略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探索我们引以为傲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