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将带大家重温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的经典作品,探索画面背后的秘密。
谈到葛饰北斋,不得不提的是他晚年的标志性作品——风景木刻版画《神奈川冲浪里》(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也称《巨浪》(The Great Wave)。
《神奈川冲浪里》,《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彩色木刻版画,1831年,葛饰北斋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在画面中,滔天的巨浪就像一只正在咆哮着的、带有 “鹫爪”的水怪。画面定格在“水怪”纵身跃起的最高点,仿佛将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向三只载有船员的小船。而透过海浪的间隙,可见富士山伫立于远处,白雪覆盖在山顶上,平静优雅。尽管在惊涛骇浪衬托下的富士山显得格外渺小,却仍傲然屹立着,岿然不动。
近景的“动”与远景的“静”结合使画面更具冲突感和表现力。即使只看近景本身,从右向左,海浪从相对平缓的状态不断酝酿蓄势变得愈发汹涌,几乎要吞没掉仍奋勇前冲的船只。一瞬间的定格画面中蕴含着巨大的动势,艺术张力不言而喻。这幅作品成功地捕捉和展现了自然界的原始力量,其巧妙的几何构图及精准比例使人过目难忘。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的彩色木刻版画《神奈川冲浪里》出版于1831年,是系列版画作品《富岳三十六景》之一。在这个系列中,北斋希望通过不同的地点、季节、气候和时间,以尽可能多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示富士山之美。
《凯风快晴》(Clear Day with a Southern Breeze),《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彩色木刻版画, 1831年,葛饰北斋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武州玉川》(The Tama River in Musashi Province),《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彩色木刻版画, 1830年代初期,葛饰北斋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山下白雨》(Sudden Shower beneath the Summit),《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彩色木刻版画, 1831年,葛饰北斋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日本在1858年开放特定港口进行对外贸易,1868年推行“明治维新”。随之大量的日本版画和图册被运往欧洲和美国,由此推动了一场在西方被称为“日本风(Japonisme)”的艺术热潮。《神奈川冲浪里》作为日本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在这场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那时起,它作为创作的灵感源泉启发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从印象派画家马奈(Manet)、莫奈(Monet)和德加(Degas),到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和德彪西(Debussy),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在这份艺术家名单上。甚至在比利时著名漫画家埃尔热(Hergé)的作品《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系列漫画第四册《法老的雪茄》(Cigars of the Pharaoh)中,丁丁和白雪漂泊在海上时的画面也是在向这幅经典作品致敬。《神奈川冲浪里》早已深深渗入世界文化基因,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符号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