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在毛里求斯召开的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
将斯洛文尼亚的传统蕾丝工艺——梭结蕾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继传统狂欢节人物形象——卡伦图(Kurent,2017年入选),最古老戏剧——什科菲亚洛克受难记(Škofja Loka Passion Play,2016年入选),通过石头堆叠实现的建造艺术——干石墙艺术(Dry Stone Walling,2018年入选,覆盖国家还包括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之后,斯洛文尼亚的又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UNESCO的官网上说到:“
斯洛文尼亚的梭结蕾丝制作工艺品通过在木质小梭槌上精巧地交叉缠绕蕾丝线制作而成。制作者们织出当地的特色图形,而这些图形也都有着各自的名称,产品可以是蕾丝带,也可以是成型的成品。完成后的作品会用于装饰服装、时尚配饰、教堂和家庭布艺装饰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同时,斯洛文尼亚的梭结蕾丝制作工艺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其制作动作过程具有显著的健身功能,制作技艺通常由祖辈传给孙辈。”
斯洛文尼亚全国致力于梭结蕾丝研究与传播的协会和团队数量达到120个左右,这项工艺传统在西北部地区,如伊德里亚(Idrija)、塞尔科诺(Cerkno)和什科菲亚洛卡(Škofja Loka)等城镇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伊德里亚不仅开设有一间梭结蕾丝学校,还会在每年举办伊德里亚蕾丝节。因此,这座城镇又被认为是斯洛文尼亚梭结蕾丝工艺的发源地。与此同时,梭结蕾丝的制作技巧在其附近小村庄日里(Žiri)也得以流传,这里的另一间蕾丝学校有着百余年的教学传统,每年7月也会举办蕾丝节。
在过去,梭结蕾丝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到了今日,它已是各个年龄段的
斯洛文尼亚人追忆往昔岁月的方式之一,并给时尚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当代视觉艺术家、建筑师乃至著名主厨带来了无数创意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