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英国伦敦的
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The V&A Museum,简称V&A博物馆)宣布获得微信APP(WeChat)的永久收藏权。
随着技术的演进,数字技术和社交互动产品成为了前沿收藏品,表情符号、视频游戏和应用程序(APPs)日益成为设计博物馆重要的展品。V&A博物馆的负责人Brendan Cormier表示:“随着设计行业越来越变得数字化,或者已经经历了数字化,一项紧急且明确的任务已摆在我们面前:找到某种手段来收藏和保存我们数字文化中的重要成就。”
为什么微信能成为社交应用程序的代表获得青睐?
一是其强大的多功能属性,二是它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
Cormier被它的多功能属性折服。他把微信比作一把瑞士军刀,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用户可以通过它聊天、移动支付、打车等等,它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微信app被放置在V&A博物馆展示。图片来源/V&A
但是,怎么才能让未来的人明白这款应用的设计逻辑和使用方式呢?这是进行“数字文化保存”时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
V&A博物馆的描述了收藏微信的过程:“为了保证程序能正常运转,所有社交应用程序都需要与服务器相连接......但是一百年后如果这个服务器不存在了,程序就无法运行。而且现在技术更新很快,我们甚至都不能在10年以内依赖同一个服务器,更不用说100年了。另一个挑战与内容相关。社交媒体并不仅仅是一个页面,里头充斥了人们的聊天信息、图片等等,如果我们想把某人的信息下载下来保存到某处,显然会触及隐私和法律问题。”
就在遇到瓶颈之时,微信团队提出,可以提供他们早期为苹果手机系统设计的一款离线演示程序样本。 这款演示程序不需要与服务器相连,是一个纯粹的封闭程序。理论上,它能在手机里保存100年之久,100年后打开,还能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用户隐私问题,微信团队设计出一个模拟的“典型”用户,它被命名为Star。典型的聊天信息、照片和朋友圈内容被置入到Star上,它能像正常人那样使用微信进行交流。不过,微信的展出方式,不是被安装到手机里供人互动。V&A制作了一个视频,展示“Star”如何使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打车、订外卖等。
V&A这么做有自己的考量。首先,微信的多功能性用一段视频来展示效果最好。其次,在场馆中放一台手机让游客上手操作,并无太大意义。对很多人来说,微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每天面对的手机界面和博物馆展出的界面并无不同,且操作轻而易举。只有当微信成为“历史的故物”,它才能真正发挥其藏品的效用。未来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大众可能感兴趣的,正是当前时代内容的快速更新,人类日常经验的迅速消逝。
“我们希望通过收藏微信APP的这一行为来提供一个收藏其他社交网络平台的方案,因为正是它们定义了21世纪我们的日常生活。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Snapchat是否可以像微信一样提供一个离线的版本给博物馆来收藏呢?我们是否可以保存那些正在迅速消逝的网站,如Friendster和MySpace?我们是不是可以像保存微信一样,更好地保存这些网站的动态发展历程?对于网站来说每天流经它们的是巨大的内容流量,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正是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
V&A想做的,是更好地保存这些迅速消逝的生活和情绪,哪怕只有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