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高原国家———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位于红海西南的这个国家约有80多个民族。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以公历纪年,或辅助于自己民族传统日历的时候,埃塞俄比亚至今仍“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传统日历,上至政府部门,下至黎民百姓,都一律采用埃塞俄比亚日历。在埃塞俄比亚的日历中,一年有13个月。前十二个月每月30天,共360天;第十三个月有5天(闰年为6天,每四年计一次闰年),这个只有5天或6天的月在埃塞俄比亚称为“小月”。新年一般在公历的9月11日,这一天属于美食与欢乐,这是埃塞俄比亚人在一年中最为重视的日子。
新年庆典从9月10日晚上开始。
亚的斯亚贝巴全城随处可见用来广播的大喇叭,似乎是为了弥补通信的不便。在“除夕夜”,悠扬的庆典音乐一直持续了整晚。在乡村,老百姓会在屋外燃起篝火,每人带一把干柴,点燃之后投入篝火中,并围着火堆狂欢歌舞,以此庆祝丰收的好年成。
9月11日新年那天,埃塞俄比亚全国放假一天。人们也都要赶回家和家里人团聚。街上的车辆和行人明显少了许多,但偶尔出现的路人无不身着干净的盛装。许多人穿着白色的民族服装,在棕黑肤色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明亮。这里新年气氛没有中国那么浓,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大人和小孩很少有穿新衣服的。但也都探亲访友,在家里用最丰盛的饮食招待来客,饮酒娱乐,载歌载舞,要持续一周的时间。
亚的斯亚贝巴人麦迪介绍了他们全家新年第一天的行程:
早晨,全家人早起去教堂祈祷。祈祷是新年开门第一件事。接下来,才是家庭的欢乐时光。“团聚”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主题,从最年长的家族领袖到嗷嗷待哺的婴儿。全家人围席而坐,享受一顿饱饭,喝着咖啡,聊天唱歌,音乐经久不散。这样的庆祝要持续一周时间。
“有钱人家吃整牛,小康人家吃全羊,穷人就吃鸡蛋。”麦迪表示,“生活并不容易,但全家人能团聚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孩子们是最喜欢过年的。新年里,埃塞俄比亚的孩子们和中国春节里的孩子有些相似,这一天他们没有“压岁钱”却能得到额外的零花钱。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一杆木棍,挨家挨户去“讨钱”,他们来到你家门口,一起唱歌跳舞,手里的木棍随着歌舞在地上敲打伴舞。不给钱他们是不会离开的。当然这一天,谁也不会拒绝孩子。一群孩子,你给两块三块他们也不嫌少,会很高兴地接受后再离去,到下一家去讨。钱由一个孩子掌管,最后孩子们平分或一起买东西共同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