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遭雷电击中导致顶部受损的新加坡“国宝”鱼尾狮塑像,预料可在两个星期左右修好,让游人可以再与它合照。
新加坡旅游局昨天发布文告说,鱼尾狮经过检查后,确定结构安全,可在本月21日开放。
旅游局证实鱼尾狮并未装置避雷针,并表示正探讨适当保护措施,以避免雷击事故重演。
坐落在浮尔顿一号(One Fullerton)附近的鱼尾狮塑像,上月28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在一场大雨中遭雷电击中,狮头上端受损,底部的波浪雕作也被掉落的混凝土块击中而缺损。
事故发生后,很多公众怀疑鱼尾狮并未装置避雷针。
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电脑工程系教授刘亚财日前受访时说,如果有装置避雷针,即使被雷电击中,鱼尾狮也不会损坏,因为避雷针能把雷电的电流安全地导入地底。他因此建议当局为鱼尾狮装置避雷针。
新加坡旅游局过后封锁鱼尾狮,以木架和安全纱网把它围起来,展开修复工程。尽管鱼尾狮围起纱巾美容护肤,但大批游客仍然慕名而来,甚至觉得裹着纱巾的鱼尾狮,若隐若现更具神秘感,画面千载难逢。
但也有人不同意雷电不会再击中同一地方的说法,他们担心在每年平均有186天是闪电打雷日子的新加坡,不为任何高立于空旷场所的建筑安装避雷针会危害公众安全,尤其是像鱼尾狮这样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据了解,一般塑像无需装置避雷针,何况鱼尾狮毗邻的浮尔顿1号(大厦)已依据规定设有避雷针。但专家认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只有15.5公尺远,因此在浮尔顿1号50公尺外的鱼尾狮并未受到庇护。
许多公众因此关注走近鱼尾狮的安全,尤其是在雷电交加时。
鱼尾狮高8.6公尺、重70吨。这是它在1972年完成制作后第一次被雷电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