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俱乐部(CTTC)

用户名 密码
旅游达人:免费注册登录

世界游网
世界游网

首页 > 新闻 >

国人出门旅游应以“礼”服人

2007-05-30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1日内删除。
导读:国人出门旅游应以“礼”服人

  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旅游,中国游客的形象问题成为国人讨论的焦点。在最近欧洲酒店业举行的全球游客评选活动中,日本游客因为最整洁及有礼貌,获选为全球最佳游客;而中国游客位居倒数第三,最差的是法国游客。 在这项评选中,美国游客被评为用餐时衣着品味最差,德国游客则被指付小费时最吝啬。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国外的旅游形象并不怎么好:时间观念差,嗓门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动不动就出言不逊……这些不文明的毛病,说到底,还是一个礼仪教育的缺失问题。

  中国和日本同属儒家文化圈,而“礼”,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而“温良恭俭让”,“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或饮食,或走坐,长者先,幼者后”等等,这些东西,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今,尊长爱幼、其乐融融的天伦场景似乎从韩国电视剧中得以经常体现,“待人以礼”的精神则也在日本生根发芽。相比之下,在孔子的故乡中国,“礼”却一度被批为封建糟粕,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日本游客形象受到肯定,这并非没有道理。尽管日本的国民性格有着截然相反的两面性,正如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所描述的,日本人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但仅仅就一国游客形象而言,日本人“尚礼”的态度无疑是值得国人学习的。

  “礼”作为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交往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模式,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风貌的反映,也是一国文明程度的反映。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仪的目的与作用在于使本来顽梗的性格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礼仪教育不仅是一种礼貌教育,还是一种素质、一种人格的教育。试想,一个随地吐痰、不顾别人感受而到处喧哗的人,或许他有文化,有知识,但却一定没有教养,没有素质。

  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己”。要改善国人的游客形象,我认为首先就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礼仪教育,普及礼仪知识,使国人真正做到既知书,又达礼。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在目前中国,能够去国外旅游的,应该是先富起来的那一群人了。按道理,他们更应该学“礼”、懂“礼”并实践“礼”。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习惯和教养,也是一种资本,适当的时候,它也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甚至影响一个人一生。

南方日报
世界游网微信
分享到:
我要评论
邮箱:   姓名:  IP:3.14.128.23

验证码: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世界游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世界游电子周刊

查看周刊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

立即订阅

相关新闻

世界游微信号扫描二维码或
查找公众号
"游世界"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