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俱乐部(CTTC)

用户名 密码
旅游达人:免费注册登录

世界游网
世界游网

首页 > 新闻 >

俄罗斯人眼中中国游客文明素质变化

2007-04-26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1日内删除。
导读:俄罗斯人眼中中国游客文明素质变化

  说起对中国游客的印象,俄罗斯红石市的出租车司机莫勒连说了好几个“哈拉绍(俄语为好的意思)”。

  红石距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约120公里。50岁的莫勒,经常受雇于中俄游客往返于红石和满洲里之间。

  在满洲里口岸,他对记者说,近年来,他所接触的中国游客都很有礼貌、很友善,并比以前更遵守社会公德。

  令他难忘的是,去年夏天,他在满洲里口岸搭载两名中国游客去红石市。汽车在途中抛锚,两名中国游客不仅主动帮他修车,而且到了目的地后,还送给礼物感谢他将他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莫勒说:“10多年前,我们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的印象不好,他们从满洲里带来大批的假货欺骗俄罗斯人,而且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但现在这种不文明的中国游客已很少见了。”

  的确,如莫勒所说,从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国人的文明形象正在提升。

  据满洲里市外事、旅游部门最近调查,在与满洲里毗邻的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等俄罗斯地区,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抱有好感的和持欢迎态度的占到90%以上。近5年来,由满洲里出境的130多万人次中,从未发生一起严重影响中国公民整体形象的事件。

  “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满洲里市加强了对出国人员的教育 和管理。”内蒙古满洲里市旅游局局长张可说。

  据他介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满洲里口岸实施对外开放之初,由于中国公民对俄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国游客不讲文明等现象,与满洲里毗邻的俄罗斯地区居民一度曾抵制中国货和中国人,使满洲里经贸、旅游业发展陷入低谷。痛定思痛,满洲里市在2000年前后开始加强对出国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把提升出国人员的文明素质工作贯穿到每个环节。

  比如,在出境旅游行业,一方面加强对旅行社领队的培训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出国游客的教育和管理。

  满洲里中国国际旅行社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玉祥说,每个旅游团队出国前都要接受出国教育,参加“出国说明会”,教育内容包括礼仪礼节、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及有关禁忌等。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队员脱队现象的发生。

  李玉祥说,为了保证出国旅游的“纯洁性”,防止领队带团出国后因拿“回扣”而发生纠纷,旅行社通过给各领队开高工资等方式加以防范。

  此外,对于出国执行公务人员和劳务输出人员,满洲里市同样实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措施。

  满洲里市外事处副处长曹彦说,对因公出国人员,外事部门采取授课方式或问卷(考试)形式对其进行出国培训,并发给有关出访目的地的服务手册。内容包括当地的礼仪、风俗、有关法规及一些日常用语(用汉字标音)等。

  满洲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增禄介绍说,1995年以来,满洲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已培训外派劳务人员约2万人次,培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教育外派劳务人员如何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禁忌等,着力树立中国人在国外的良好形象。

  在满洲里口岸出境大厅,正等候出境的外派劳务人员徐鹏山对记者说,到俄罗斯后,一定注意形象,好好干活,绝不给中国人丢脸。

新华网
世界游网微信
分享到:
我要评论
邮箱:   姓名:  IP:10.1.219.2

验证码: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世界游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世界游电子周刊

查看周刊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

立即订阅

相关新闻

世界游微信号扫描二维码或
查找公众号
"游世界"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