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旅游局为预防出境游低价陷阱,正式出台了17条出境线路的出境游参考价。正面临“五一”出游热潮中的广东中山旅游市场,对此各方意见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
■ 规避“低价陷阱”
17条官方出境游指导价格的出台,是基于近年来旅游价格调控机制不完善,市场监管乏力的背景下面世的。长期以来,由于旅游行业内价格水平处于不合理区间,价格秩序较为混乱,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阻碍了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使得加强旅游价格管理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
采访中,中山旅游企业的一位负责人指出,指导价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控制市场上诸多不规范的小旅行社为了招揽游客而打出的超低价,造成零团费、负团费的情况,这就是所说的“低价陷阱”。
■ 市场未必“价低者坏”
虽然“低价陷阱”应当规避,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山地区出境游的总体报价也会比国家指导价低。中山国旅的策划总监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旅行社能保证客源,在大量采访旅游产品时,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他表示,对于市面上出现线路报价低于参考价的现象,也需要分开来看,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低价陷阱。一方面,由于大型旅行社在大量采购时可以拿到很低的酒店和机票价格,降低旅游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旅游行业受季节影响大,同样的线路淡旺季价格可相差千元以上。
■ 难以全面“规范”市场
我们应该看到,出境游参考价并非强制性规定,这个参考价并非强制性规定,仅供旅游者参考,由于市场的变动,这个参考价也会不定期更新。
记者也了解到,由于中山人出游历史较长,旅游市场价格较为透明,市民对线路报价基本上已有所了解,这也使得在我市的旅游界,要以低价打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风险。业内人士也认为,由于中山媒介不再一味把低价旅游作为报导方向,而是对此类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也更注意引导市民向享受旅游质量看齐,这就更使得消费者在市场采取理性分析时,有了丰富的资料储备。
这就说明,一招指导价无法全面“规范”市场,建立一个诚信的旅游市场环境,不仅需要市场的透明度,也需要业内人士在期间有更多的自律意识。直到有一天,不必需要用一招指导价来“规范”市场,我们的旅游环境才真的是肃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