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有57名来自中国的建筑工人,其中38人来自上海,他们去年6月开始一直奋战在中国援建的马尔代夫外交部新办公楼工程工地上,他们刚刚在海啸留下的废墟上吃了最有意义的一次年夜饭。
【回忆】5个月的工程10分钟内毁掉
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30分,工程负责人刘金泉眼看着最后一点混凝土浇在了钢架上,终于松了口气,这是刘金泉执行的第二次境外援建任务,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任务比较“舒服”,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的金黄色海滩旁边,吹着轻柔的海风,听着阵阵的海浪,感觉像在夏威夷渡假。
大约9:00分,刘金泉就开始感觉不对了,首先是自己身下站的木板开始剧烈的颤动,抬头望去,远处的船也开始剧烈的摇摆,接着就看到远处的海岸线向自己的方向开始逼近。
“完了,楼下还有图纸。”眼看着海水往这边冲,刘金泉想都不想地就叫了几个人往楼下跑,但时间已经太晚了,一眨眼的工夫,整个一楼就被奔涌而来的水给淹没了,当时不仅刘金泉的图纸全泡了汤,水面上还漂了几只电脑屏幕。
“当时水面上升速度特别快,一分钟就上涨一米多,我们几个人拼了命的就往二楼上跑,水就往上追,还好水涨到了二楼就停了,要不然我们就危险了。”刘金泉等人跑上了二楼,向远处望去,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小岛成了孤岛,海水已经把他们周围给淹没了。
随即,海水飞快地退去,然后再涨上来,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0多分钟,等到刘金泉下来后才发现,整个工地已经面目全非。“我们这个工程是马尔代夫外交部大楼,高39米,共9层,耗资2625万元人民币,是马尔代夫当地最好的建筑物,但这10分钟下来,不用说刚浇好的混凝土,连我们这边的大型建筑机械都跟着海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救援】57人组成的人道主义救援
之后的半个月是这个援建小组最繁忙的时候。
工程肯定是耽搁了,马尔代夫是个岛国,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有建筑材料和机械均由外国进口,但海啸的到来把工程队现有的生产资料冲了个一干二净。
紧接着就是资源的短缺,所有的供电设备全被冲毁,到了晚上整个工地一片漆黑,由于马尔代夫是岛国,食品供应基本依靠从斯里兰卡的进口,在海啸的冲刷下,工地上食品和淡水严重缺乏。
“那段时间我们真的很忙,在工地废墟上重建,还要帮助马尔代夫清理海啸带来的破坏。”刘金泉告诉记者,他们当时从工地上紧缺的建筑材料中“抠”出来帮助当地人建了民房,又有很多人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我们还在工地的范围内搞了次集资捐款,我们57个工人集了5000元的当地币,全都捐给了灾民。”
就这样,马尔代夫的马累岛上,一个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小房子里,57位来自中国的工人就这样尽其所能地开始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救援。
工地的灾情也得到了马中两国政府的关注,马尔代夫政府方面和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均派人实地察看了灾情。1月9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率领的中国政府慰问考察团来到建筑工地和工人生活区看望大家。考察团听说工人们的粮食被海水浸泡,当即决定在中国向马尔代夫发运救灾物资时,同机发运5吨大米,解决工人们的燃眉之急。
12日,5吨大米随向马尔代夫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运抵马累。但工人们想到马尔代夫正在受灾,主动拨出一部分,交给了马尔代夫外交部,请他们转交给灾民。他们还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凑钱捐给当地灾民。
【过年】四盘菜和一杯白开水的年夜饭
从进了1月份开始,刘金泉就开始为他们的年夜饭操心。
在刘金泉负责的小组里有38位上海人,他们中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已经57岁了,“大的还好办,常年在外面执行援建任务,但这些年轻人就很难适应这种不在家的春节了。”
在6月份从中国起程之前,刘金泉特意找到了这位20岁的上海小伙子,“他当时还一门心思地想回家过年,以为工期可以很快地完成,然后刚好赶上吃到家里的年夜饭,当时我告诉他,一切都要以工作的完成为准则。”
但一场海啸过后,这个20岁小伙子的梦想就彻底破灭了,现在摆在刘金泉面前的难题就是怎样在这个被海啸冲刷过的废墟上吃一次充满人情味的年夜饭。
马尔代夫只有牛羊肉供应,还要依赖从斯里兰卡进口,自从海啸之后,鱼类供应就已经停止了,“1个月来,我们能见到的绿色也就只有当地的卷心菜。”刘金泉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57个大男人热热闹闹地吃顿饭,但不用说酒,就是能在吃饭时喝到点白开水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这个年绝对不能不过,大家在马尔代夫辛苦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怎么说也得过个年啊。”刘金泉决定尽自己所能地过好这个节。
首先,刘金泉找来了台电视机,通好了天线,他发现这里可以收到凤凰台和中央电视台四台,只是效果不好,天线要不断地扭来扭去,还全是雪花点。但声音还不错,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在他乡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们就可以享受到这份来自祖国的娱乐了。
然后,刘金泉又开始为菜单操心,“只有牛羊肉和卷心菜,再怎么调配也只能做出四道菜来,于是就每样菜多做点,多摆上几盘,旁边放上白水,也算是有吃有喝了吧。”刘金泉笑着说。
【家乡】大年夜来自远方的高成本祝福
最让刘金泉放心不下的是他远在上海的家,“我已经连续两年在国外过年了,过春节就是要个团圆,可这两年,我只能用电话陪伴他们。”
刘金泉的儿子刘建钢今年24岁,正在上助读大学,“只要能够接到爸爸的电话,我就很高兴了。”
他告诉记者,去年海啸发生时,他从电视上看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也是灾区,便赶忙地给父亲所在工地打电话,但由于海啸造成的线路损坏,一直到晚上都联系不上,母子俩一时间抱头痛哭。晚上10点多,家里的电话终于响起,刘金泉在马尔代夫借了一台手机,给了对方100元人民币,才得到了这次打2分钟电话的机会,“我这边很好,不要担心,我们没有一个工人受伤。”刘金泉在电话里大声叫着。
从这以后,刘金泉与家里联系的时间便由每月一个电话改成了一周一个电话,报告自己的身体健康,告诉家里人自己一切都好,每次都是重复同样的内容,但也总要说一遍,好让家里人放心。
今年大年夜,刘金泉的妻子儿子除了吃年夜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外,还要收听来自远方丈夫的电话。
在马尔代夫播打国际长途费用是1分钟20元人民币,尽管这样,刘金泉还是决定要在大年夜好好地跟妻子儿子通个电话,说上几句“甜言蜜语”。“经历了这次海啸,过着这次来之不易的春节,这样才更会感觉到家庭给予我的温暖。”刘金泉高兴地说。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无搜索,知百事"的电子新闻平台。
免费订阅
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